第(2/3)页 「陛下,这都是臣等无能,未能看破其中凶险,未能出言劝谏,才使得陛下庙算有失!」几名臣子赶紧为皇帝找着开脱的借口。 只是他们没说两句,就又被孙宁打断:「不,你们错了。朕现在已经瞧明白了一切,以当时的情况,以及朕之心理来看,就算你等真个不顾一切来劝阻于朕,恐怕结果还是不可能有变的。 「因为几日前的朕早就被一个接一个的胜利冲昏了头脑,早不把洛阳赵广校之辈放在眼中了。所以,才会认定了只要略施小计,便可轻易拿下虎牢关,然后再一举攻陷夺回洛阳。 「是朕作为真正的三军之主,失去了平常心,骄矜轻敌,才有的如此大败,害死了这许多忠臣良将。是朕忘记了骄兵必败的道理,错误地估算了敌军的反应,才会酿成今日之惨败!」 孙宁一力把责任都揽到自己头上,这让一干臣子既感动,又惶恐,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了。 其实事实也和孙宁说的差不太多,这次确实是他轻敌冒进,制定了一系列的冒险策略,才导致的如此大败。 但仔细说来,倒也不能完全怪他,因为换了其他人在孙宁位置上,怕也会犯相似的错误。 因为在此之前,他确实太过顺利了。 自正式在西南打出重振大越朝廷的旗号后,他几乎就没有尝过失败的滋味。 从西南到江南,从江南到两湖两淮,再到梁州,以及刚刚被拿下的开封……可以说,每一次他想要拿下的敌人和地盘,都能被攻取下来。 哪怕是在多年前,在初次北伐梁州却出了差错后,他也是因祸得福,不但分化了平天军内部,而且还及时归来,找到了一战大破梁州军,从而以最小的代价拿下梁州全境。 如此多的成功与胜利,足以让任何一个谨慎之人生出天命在我,天下再无对手的狂妄念头来。甚至于,孙宁在这方面的表现已经足够理智和克制了。 他没有在拿下梁州后就不顾后果地再开战端,而是等到三年之后,才对南北用兵。而这次对洛阳,也是极其克制,还想着以计策破敌人意料之外的东线虎牢关,而不是直接大军碾压,强攻洛阳城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