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茶叶在水中舒展、沉浮,一如窗外京海市被搅动的风云。 桌上报纸头版头条,标题触目惊心——《英雄的鲜血,拷问谁的良知?》、《除夕枪响,京海市的法治之殇!》。 这些稿件的源头,都指向一份由某个匿名的“热心市民”提供的“爆料”通稿。 稿件将高启强塑造成了一个生活在底层,却依旧心怀正义,为了保护人民警察不惜牺牲自己的悲情英雄。 又将唐家兄弟描绘成了无法无天,挑战公权力的典型黑恶势力。 其中,对安欣的描写更是点睛之笔——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年轻警察。 却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保护对象倒在血泊中的“无奈”与“悲愤”,被渲染得淋漓尽致。 这篇稿子,不是在报道新闻。 它是在制造一个英雄,点燃一把火,更是在给某些人递上一把无法拒绝的刀。 “叮铃铃——” 办公室里刺耳的电话铃声响起,打断了曹闯的部署会议。是内线。 曹闯拿起电话,只听了一句,原本就铁青的脸,瞬间黑如锅底。 “安局……” 电话那头,是市局副局长安长林,安欣的亲叔叔。 他的声音里没有丝毫情绪,却带着山雨欲来的压迫感。 “曹闯,案子我听说了。舆论闹得很大,市里几位领导一早就亲自打电话来过问了。” “我的要求就三个字:严、快、重!” “三天之内,我要看到结果!不然,你这个支队长,就别干了!” “啪!” 电话被重重挂断。 曹闯拿着冰冷的听筒,久久没有放下。 他清楚,安长林这不是在针对他,而是在保护被卷入旋涡中心的安欣。 更是被这滔天的舆论,逼到了墙角,不得不下死命令。 在这场由祁同伟亲手掀起的舆论风暴中,高启强这个名字,一夜之间,传遍了京海市的大街小巷。 他不再是旧厂街那个卑微的鱼贩子。 他成了“平民英雄”。 成了“警方的好朋友”。 成了一面代表着民间正义,敢于向黑恶势力亮剑的、光辉夺目的旗帜。 …… 几天后,京海市第一人民医院,重症监护室。 高启强在一片消毒水的味道中,缓缓睁开了眼睛。 眼前的天花板,白得刺眼。 他动了动手指,全身的神经都在叫嚣着剧痛,尤其是后背,像是被一根烧红的铁棍活生生捅穿了。 他费力地转过头。 首先映入眼帘的,是一个穿着警服的年轻男人。 安欣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