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3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-《一觉醒来,我全家都在造反!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第83章  牵一发而动全身

    就在皇后忙着为太子找证据洗脱污名的时候,柳贵妃那边,可也没有闲着。

    “今日如何?”

    顾现最近来给柳贵妃请安请得频繁,外人只道他有孝心,可每次请安的时候,锦绣宫都要严防以待,像是在密谋什么大事。

    “父皇只问了我关于大同旱灾的事情,其他的,并未多说。”

    正所谓一朝未平一朝又起,后宫不太平,前朝也不安宁。前有禹杭水患,现在大同又出现旱灾,顾盛最近愁得睡都睡不安稳,常常睁眼到天明。

    禹杭水患在朝廷费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之后,现在已经初见成效,至少今年,是安稳度过。

    但是大同却连年旱灾,土地成了荒地,老百姓颗粒无收,当地官员一封封的急报不要钱似的往宴京递,就差没把脑袋寄过来了!

    “听说大同禾苗初熟,便被旱蝗啃食,蝗蝻盛生,遮天蔽日,百姓只能望禾痛哭,以至饿殍遍地,哀鸿遍野。”

    顾盛这段时间,就是在为这件事焦虑。朝堂上天天都在吵,但就是没人拿得出一个解决办法。

    柳贵妃不懂这些朝堂事,但未出嫁前,也有所耳闻。当时母亲为了让她能够同那些名门公子,拥有更多的谈资,没少灌输这些事情给她。

    “不是有预备仓吗?”柳贵妃不明白事情为什么会闹成这个样子,“即使是旱灾,开预备仓放粮不就行了?”

    先帝当年不忍百姓饱受灾害之苦,特命地方官员设立预备仓,按照每县的人口来储存相应的粮食。

    这预备仓的粮食,为的就是应对灾害之年。丰年存粮,灾年开仓,好让百姓不至于受饥荒之苦。

    这大同府下设七个县,每个县都有预备仓,难道,存粮不够吗?

    顾现冷笑一声,“这问题,正是出在这预备仓上!”

    大同府饥荒最严重的地方为山阴县,按照山阴县的人口,预备仓的存粮不能低于六十石,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大荒之年,助百姓们度过饥荒。

    “山阴大旱,官府开仓放粮。却发现这六十石的存粮,已不足十石!山阴县是人口大县,这点粮食,根本无法赈灾!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