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3章 运输-《重生激荡年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宁晋川掏出烟,递给宋小罗一根:“这次去的地方远,都谈成了?”

    “谈成了,那几个县城,有一个县谈了三家,其他都是两家。”宋小罗跟着说道:“现在的问题是运输,这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    路太远了。”

    宋小罗说的是客观问题。

    最远的县城一百多公里,放后来不算什么,工厂都有自己的货车,就算没车,叫个货拉拉走高速,几百块钱路费,一大车货赚几百块钱那还不简单?

    一百多公里,开车两个小时左右,算上装卸,可能一上午就搞定了。

    可现在,一百多公里,比起后来几百公里也不差。

    一路坑坑洼洼,问题是你还未必能找到装货的卡车。

    宁晋川这些日子一直在考虑这问题,现在货车都在国营厂手里。

    八十年代你能找到汽贸城吗?没有的!

    能找到汽车经销商吗?也没有。

    汽车是高端产品,现在没有私企能做的,给他们县城零件也组装不出来。

    不过后来的长城汽车前身也是1984年成立的,是集体企业,目前还在做农用机械,根本没有碰汽车,要等到1990年才开始折腾汽车,但也是几经曲折;吉利要等到1986年才成立。

    1984年其实有很多大公司成立,或初创,这一年也被成为“公司元年”。

    国营厂生产出来的汽车根本不可能卖给私人,指标都给了大型国营厂。

    宁晋川这些日子请人吃饭,也打听了不少关于货车的事,倒也有些眉目。

    宁晋川说道:“运输的事再想办法,先用笨办法,找大巴车司机,让他们帮忙,一次给他们点运费。”

    市里每天都有去下面县城的车,只要跟这些大巴车司机搞好关系,谈好一个价格,在车顶提前留出位置,货也就运过去了,到了县城就好弄了,大不了用人力挑过去。

    只是用大巴一次运不了多少东西,毕竟要给乘客留放行礼的位置。

    宋小罗说道:“我回来的时候跟一个大巴车司机谈了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他的意思是,一趟给他十块钱,可以给我们带两百斤货。”

    十块钱还真不少。

    一个铁锅五六斤,两百斤货也就三十三个铁锅,利润大概也就二十来块钱,比以前低了很多,但利润依然很高。

    宁晋川这次定价把铁锅利润压下来了,要做大,就得让利。

    以前宁晋川直接给小商贩批货,中间没有批发商,等于宁晋川把批发商的钱全部挣了。

    现在他得把利润让出去,给下面批发商赚钱的空间,自己的利润肯定就少了。

    如果直接给小商贩批货,单个铁锅赚得多了,但量起不来,规模做不起来。

    二十多块钱地利润,司机就要走十块,等于要走了将近一半的利润。

    要是有大货车,自己一次运几吨过去,成本就会低很多。

    虽然给了利润出去,宁晋川也不心疼,自己还能找到出货的渠道,很多人都找不到:“给!就用这个方式,把全市所有县城的运输打通,有没有问题?”

    宋小罗笑着说道:“老板,这个问题不大。”

    “我多跑几趟,请他们吃几个饭就行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