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4章 发表-《重生激荡年代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这个可以,我来安排,稿费大概有几百块钱,到时候就给韵秋了,宁先生没意见吧?我听韵秋所言,你肯定不会有意见的。”马珍茹笑着问道,多少带了一点试探的意思。

    一首歌发表的稿费一般没有几百,因为洛韵秋现在有些名气,他自己相当于一个金字招牌,所以才能有这么高的稿费。

    至于几百,两百和九百还是有很大差距的。

    估摸也就两三百块钱。

    宁晋川对这些不在乎:“这个没问题,不过这歌可能有一点前卫,发表不会有问题吧?”

    1983年在春晚上的《乡恋》引起了很大的轰动,光看歌词,很像描写爱情的,但有人说不是。

    不管是与不是,《乡恋》的歌词并不算很前卫,它上春晚,却被当成标志性的事件,足以说明这时的整体风气。

    马珍茹自然早就考虑过:“最浪漫的事虽然写的是爱情,但歌词不算特别前卫。”

    “你的歌词里面,虽然处处透着爱情,却没有一个爱字。”.

    “现在很多香江和宝岛传来歌曲都比较前卫,虽然没有正规渠道购买,但在民间颇为流行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杂志社发表《最浪漫的事》也是一种尝试。”

    “要是可行,而且受众宽的话,我们以后可能会发一些跟爱情有关的文章。”

    宁晋川第一时间想到的其实是转型。

    马珍茹他们的《芙蓉杂志》明显就在寻求更宽的市场,寻找客户更喜欢的产品,不过他们的产品是文章罢了。

    相比作者这种纯文人,编辑其实也带了商人属性,他们得要了解市场,收的文章也要符合市场。

    市场喜欢看情情爱爱,他们不可能收一堆奇闻异事、乡村故事来发表。

    《最浪漫的事》发表谈妥后,洛韵秋提议道:“马老师,我请你吃个饭吧!我一直感激你对我的照顾,也没有机会感谢你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不不不,这一顿饭我请,我可是知道,好几个杂志社和你约稿,还有出版社想出版你的长篇,都被你拒了,坚持先给我这合作的机会,你是我见过成长最快的作者,现在只要你的拿出作品,很多人抢着要,我心里知道,你照顾我这个老编辑,我又算是地主,这一顿,我请!”马珍茹笑呵呵说道。

    最后洛韵秋拗不过马珍茹,只好答应让马珍茹请。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