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30章 只缘身在此山中-《大宋私生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判征地的官吏和禁军打人有罪,至少就把司农寺、户部、三衙、甚至是枢密院和尚书省都得罪了。

    特别是首相章惇,当初是他一锤定音决定征地事宜的,出事了,章惇自然少不得担上责任。

    判那些权贵家奴有罪吧,这些人有死有伤,目前的证据对他们更有利,怎么判?

    再说了,这些家奴身后站着的是一百多皇亲国戚,在证据对他们有利的情况下,你判他有罪,会有好果子给你吃吗?

    总之一句话,此案苏东坡不能判。

    但不判在程序上又无法将案子移交大理寺。

    想必大理寺也恨不得推掉这烫手的山芋呢。

    杨逸好整以暇地接过家中丫环递上来的茶,轻呷一口,学着人家轻抚着长髯的动作,虽然他没有长髯,但沉浸在意境中的杨大官人丝毫未觉。

    他徐徐吟道: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,不知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好诗,苏大学士这诗寓意实在是深远啊,佩服,佩服。”

    苏东坡等了半天,结果杨逸竟和他论起了诗作来,他第一反应是杨逸准备扯开话题,左右而言他。

    不过很快他又反应过来,杨逸在这时候吟这首诗,似乎是别有所指。

    “任之有话不妨直言,苏某如此心绪不宁,实在是难以静心揣摩任之言内之意了,这大概就是事不关己,关己则乱吧,苏某也不能脱出凡俗啊。”

    杨逸目光从萧忆脸上扫过,见他也是笑吟吟的,便知他是明白自己的意思了的。他稍稍一示意,萧忆便接口道:“苏大学士看来真是身陷庐山之中了,一心只想着怎么尽快走出眼前的困境,只是庐山风景如画,苏大学士何不暂且歇歇,先坐下来看看风景呢?”

    苏东坡是个典型的文人,满怀浪漫,但真论起来,在军政方面他并不是很出色,玩阴谋诡计更不行。

    他以前所做的事,多是凭书生意气,反对王安石新政时他冲在前面当急先锋,用的方法根本没有任何策略可言,最多只是会些小把戏。

    比如王安石去世了,他帮皇帝写敕书时用些模棱两可的词语,称王安石是“希世之异人”,“异人”这种字眼用在对一个宰相盖棺定论的敕书上,你不能说不对,但却又难免让人从中品出些别样的味道来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