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认真地想了一下那个中年女人可能说到的事件,许乐开口说道:“此事有些复杂,说出来你或许可能不太信,我们为何叫做穿越,又为何会知道你们这里的事情,你能够理解一句话便可,我们是从几百年之后来到这个世界的。” 没有扣分提示,许乐心中庆幸:如果这样也有扣分提示,那他只能拼着命逃跑了。 “几百年之后?那女人也这么说,她还说几百年之后证明我们这些人是历史的逆流,康熙才是最合格的皇帝,难道你也要这么说,要让我相信这种无稽之词吗?” 陈近南的脸色有些发青,他不仅仅是在生气和紧张,更是害怕,如果这个稀奇古怪的人也这么说,那是不是说明,自己等人真的做错了?而自己也注定耗尽一生也不能推翻满清鞑子? 许乐摇头:“那倒不是,满清鞑子颇为无耻,窃据中华正统,并且文字狱构陷无数有气节的文人义士,到后来之时,史书已经被他们改的乱七八糟,满是溢美之词。想我大明之时,虽然也有海禁,但是大家好歹也还知道红发番鬼,满清鞑子占据中原三四百年后,愚民之狠居然让百姓泼狗血来破火枪,用竹竿敲番鬼膝盖,还自以为番鬼不会弯膝盖。” 陈近南面色和缓了许多,只因听到许乐说“我大明”“满清鞑子”这些话,感觉这人虽然来历诡秘,但是终究还是华夏赤子。不过又听到后来,不由吃惊地叫道:“鞑子竟要占据中原三四百年之久?前几日还听说京城东门晴天霹雳,玉皇上帝颁下谕旨,言道胡人无百年国运・・・・・・” “那也巧了,正是在下的手笔。”许乐笑了笑道。 陈近南呼了一口气,喃喃道:“那竟是你做的,我说怎会声传十里・・・・・・”抱了抱拳,对许乐沉声说道,“许公子既然这么做,那肯定也是心向我大明之人,我认真地求教一句,许公子,我大明还有没有兴复的可能?” 许乐摇头:“我从几百年后来,眼光又怎会局限与一家一朝之事?更何况,明朝也并没有兴复的可能。要说为什么,只因人心现在是坏的,从崇祯到南朝,明朝未使没有翻身之机,但是巧合重重,最终到此地步。但要仔细想想,巧合又未必便是巧合,其中必有因果。” 陈近南有些脸色阴沉,他一向自命为大明的忠臣,如何听得下这些话? 许乐摆手止住他:“你先别着急・・・・・・世人只看吴三桂叛乱,为何没看到明末局面已经糜烂不堪?士卒几乎为将军私兵,一到战斗就是一溃千里,而投奔满清鞑子之后却又个个勇猛如虎,争相抢掠?大明的人心坏了,根本不可用了,这才是根本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