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九章 商人指路-《执行者说》
第(2/3)页
廖启昌的办公室是间平房,虽然面积不小,但装修陈设却很是一般:东边是办公区,只有一张桌子和两把对着的椅子,椅子是普通的电脑椅,而办公桌则是密度板的;西边是会客区,三张布艺沙发围成一个半圆,中间的茶几上摆放着一个普通的竹制茶盘。
显然,廖启昌跟柳亚龙不是一类人。今天上午,陈默雷虽然没去过柳亚龙的办公室,但从亚龙公司单独设了一间气派的会客室就可以知道,柳亚龙的办公室一定非常豪华。
在会客区落座之后,廖启昌边熟练地泡着功夫茶,边说:“陈局长,您别看我这儿简陋,我是不想把钱花到这些无谓的地方上,这些钱省出来了,就可以花在有用的地方。
我的金钱观是,钱一定要花在刀刃上。就拿齐江市红枫公司那个案子来说吧,我给了红枫公司的会计1万块钱,但我能拿到有用的情报,换回来了20万的执行款,这笔钱就是花在了刀刃上,所以,我一点儿都不觉得心疼,这钱花的值!当然,我这个手段也许有点不地道,但我那也是没有办法才出此下策的。”
说着,廖启昌沏了一杯茶端给陈默雷。
陈默雷抿着茶心想,单凭廖启昌这一句钱要花在刀刃上,今天的事八成是要没戏了。但他还是决定问上一问,就算死马当活马医了。
不出所料,陈默雷刚说明来意,就被廖启昌委婉地拒绝了:“陈局长,按说您头一次找我,还是为了下岗职工的事,我不该驳你的面子。可是,我如果接手了永昌公司再重新开工的话,我这边就得关张大吉了。”
“不至于吧?你这里不是挺红火的么。”陈默雷说。
廖启昌叹了口气,说:“您不知道,永昌公司那都是老设备,本来利润就低,要改造升级就更难了。当初我堂哥廖文昌手头还宽裕的时候,我就跟他说过,要趁早转型,可他总是一点也不急,结果看到钢材价格下跌,他却急着去囤钢材了,本来还想着低买高卖赚上一笔,这下倒好,不光把自己的钱都赔进去了,还欠了一屁股债。永昌本来就是传统企业,再加上现在经济形势不好,就更没人愿意接手那个烂摊子了。”
他顿了一下,接着说:“当然,我也知道您肯定不会无缘无故找我。不瞒您说,我的确有能力盘下永昌,但如果要让永昌运转起来并且盈利的话,就得上新设备,可那新设备太贵了,好几年才能回本!不知道您有没有印象,其实上次在永昌碰见我就已经跟您说过了,我之所以想盘下永昌,就是看中了永昌那块地。法律上不说是房随地走、地随房走么,那块地在城边,将来肯定有升值空间,我那天去永昌,就是想大体摸摸情况,看看手头的钱够不够买下永昌的厂房和地皮。”
“噢,你这话我好像有点印象。”陈默雷意识到已经不能指望廖启昌盘下永昌公司了,于是他改为退而求其次:“那你看看,你这里能不能收留永昌的部分下岗职工呢?好让他们好有口饭吃。”
“陈局,你这可真有点难为我了。”廖启昌说:“我这边买卖是还不错,可人手已经够用了,您要再让他们过来,我这儿也不好安置了。当然,您的面子我还是要给的。您如果实在想往我这儿塞人的话,那也行。不过咱们先说好了,我只要年富力强的,因为我这儿的活儿都是力气活儿。”
陈默雷不由得叹了口气:“话是这么说,可年富力强的都已经找到工作了。现在剩下的,都是些五十岁左右的老员工了,这些人已经没多少油水让你榨了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