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八章 灵光一现-《执行者说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这几天,陈默雷一直愁眉不展。阳历新年过后,债权公司的电话就一个接一个,问案件执行的怎么样了,说快到年底讨债的时候了,他们的债主快要上门了,话里话外的意思,就是催着永昌公司案赶紧执行。

    陈默雷不知道这些老板的话是真是假,但案件执行迟迟没有进展却是真的,为此,他也听到了不少闲言碎语,有的说他这个执行局长是个空架子摆设,有的说他收了廖文昌的好处故意拖着不执行。

    陈默雷当然不会把这些闲言碎语放在心上,但他却真的感觉自己似乎山穷水尽了。这种感觉就像是置身于茫茫迷雾中,想要出去,却怎么也不到出路。

    情绪是会传染的。陈默雷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团队的士气低落了不少,其他执行团队的人在跟他说话时也都尽量避开这个案子的话题。

    这几天,他也作了一下反思,或许是自己太急功近利了,明知事情没那么简单,却还想一口吃个胖子。可问题是,他等得起,债权公司们却等不起。

    也许案件的突破口就在沈童和庄雯雯那两个年轻股东身上,但怎么才能名正言顺地接触这两个股东呢?陈默雷一直也没想出办法。

    一周后,陈默雷接到黄新国的电话,说他暗地里打探过了。据公司的其他股东说,那个沈童的父亲叫沈树光,是齐江市天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大股东,他的200万元股金是父亲给儿子的创业基金,可惜儿子不会创业,便干脆拿钱去投资入股了。

    至于那个庄雯雯,则是省城薪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宁赫的千金,她的1000万股金是父亲给在英国留学的女儿准备的毕业礼物。

    黄新国说,他打探到的情况就这么多,目前看来,这两个股东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。

    黄新国这么说,陈默雷却不这么轻易地下结论,一般人投资入股都是选择本地企业,以便于参与或者监督企业经营,可这两个股东却偏偏反其道而行,舍近求远地跑到东州来投资入股,这么做怎么看都有些不合常理,更何况省城和齐江两地的经济也不比渤海差。

    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,最主要的是,这两个股东不是出现在东州的其他公司,而是偏偏出现在金石集团的股东名单里,这就更加重了陈默雷的怀疑。

    现实中,眼见都不一定为实,更何况黄新国的信息还是打听到的。

    陈默雷隐隐觉得,事情似乎没那么简单。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他,任何一线希望,任何一个疑点,都不能轻易放弃,否则的话,前面的努力就可能前功尽弃,已有的成果也可能全部归零。

    但还是那个问题,怎么才能名正言顺地接触沈童和庄雯雯这两个年轻股东呢?这个障碍该怎么越过去呢?陈默雷自认是个头脑灵活的人,但面对这个问题,他的脑子却像锈住了一样。

    这天下班的时候,秦怀远在电梯口遇到了陈默雷,他一看陈默雷那张脸,就知道陈默雷遇到了难题,笑着问:“怎么了这是?什么事把你愁成这样?”

    陈默雷叹了一声,说:“还不是永昌公司那个案子,又走不动了!”

    秦怀远安慰陈默雷说:“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,有时候你就算尽了最大的努力,也未必能有个好结果。想开点吧,别整天把自己搞的心事重重的,小心憋出病来。”

    电梯门开了,两人一前一后走进电梯。

    “唉,我今天好像一整天都没见到你。”陈默雷闲聊着问秦怀远:“你是不是出去了?”

    “对。”秦怀远对着电梯里的镜子扭了扭腰,说:“今天在市里开了一整天的会,坐了一整天,腰都酸了。”

    陈默雷有点好奇,问:“什么会呀?一开一整天?”

    “经济工作会议。”秦怀远继续扭着腰。

    “这个会以前不都是开半天吗?这次怎么开这么长时间?”陈默雷问。

    “是魏市长的主意。”秦怀远说:“他不仅自己发言,还让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也上台发言,街道办和乡镇都没落下。”

    陈默雷感慨说:“魏市长对经济工作还是真上心呀!”

    电梯行至地下车库,两人出了电梯间。秦怀远看了看表,说:“时间还早,要不陪我出去走走吧。坐了一整天,也该活动活动筋骨了。”

    看陈默雷似乎有些犹豫,他说:“我请客。”

    “那行。”陈默雷一听有人请客,表情一变,立刻爽快地答应了。

    秦怀远一点也不奇怪,陈默雷这种反应他早就习惯了。

    两人开车来到云河公园,将车停在停车场,进了公园。

    冬日的云河公园冷清了不少,路灯下,只能看到稀稀疏疏的行人。

    秦怀远边走边说:“你知道吗?今天的经济工作会议,算是让我重新认识了魏市长。”

    陈默雷一怔:“他不会是也给我们分配经济工作任务了吧?”

    秦怀远笑了一声:“你想多了。现在不是以前,党委政府的法治观念增强了,不会再给法院分配这种任务了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