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一个皇帝要是昏庸到需要五个大臣来保驾护航的地步,这已经不是一般的不称职了,这简直就是要在史书上狠狠地留下一笔! 这位后辈皇帝莫不是把龙椅当成了摇椅,以为有大臣保驾护航就能高枕无忧? 不过转念一想,赵匡胤又觉得这事还真不好说什么。 那个包拯他也在之前的视频中听说过,确实是个难得的清官。 要是真让这么个忠臣就这么白白枉死,那可真是天大的损失。 赵匡胤不由得想起自己当年在朝堂上的情形。 那会儿要是没有几个敢说实话的大臣,怕是连北宋的根基都难以稳固。 天子虽贵为九五之尊,但没有几个敢于直谏的大臣,这朝堂上的气象又怎能兴旺? 但凡是个明君,就算听不得逆耳之言,也不会因为几句直谏就要杀人头落地。 想到这里,赵匡胤倒是觉得这位先帝留下这五个大臣也是用心良苦。 与其让儿子听信奸佞之言胡作非为,还不如给他安排几个能制着他的老臣。 …… 明朝位面。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内容,眼神渐渐变得凌厉。 这剧情他再熟悉不过了,不就是杨家将的翻版吗? 只不过这次换成了五个大臣联手,而且比杨家还要嚣张。 想到这些功勋贵族竟然敢结成同盟对抗皇权,朱元璋的眉头越皱越紧。 虽说这些大臣是为了保护忠良,但这种局面一旦形成,后果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。 朱元璋不自觉地捻着胡须,心里盘算着。 他太了解这些功臣勋贵的德性了,给点阳光就灿烂,要是让他们抱成团,那还得了? 更别说这些人还手握先帝御赐的宝物,这不是摆明了要架空皇权吗? 虽说以自己的手段,这种情况肯定不会在自己当政时出现。 朱元璋冷笑了一下,但凡有点风吹草动,就立马会被他连根拔起。 可是后世呢?那些年轻的皇帝能压得住这些老狐狸吗? 想到这里,朱元璋又想起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。 要是让这小子登基,朝廷上下可都是那些老臣的门生故吏。 到时候这些人抱团取暖,怕是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了。 朱元璋摸着下巴,心想这事得提前做点准备才行。 与其等这些功臣做大,不如趁早给他们松松筋骨。 第(2/3)页